内容摘要:我们读书那个年代,10多年前吧,成绩排名是必须的一个程序,没人会觉得丢人,成绩好的继续努力,落后的就要奋勇追赶,否则怎么进步?怎么现在公布排名成了禁忌了?是现在的孩子太脆弱,考试一
我们读书那个年代,10多年前吧,成绩排名是必须的一个程序,没人会觉得丢人,成绩好的继续努力,落后的就要奋勇追赶,否则怎么进步?怎么现在公布排名成了禁忌了?是现在的孩子太脆弱,考试一两次失利就承受不了要死要活?还是家长觉得把自己孩子成绩公之于众,丢不起面子?别扯什么隐私,要真这么关注隐私,那就别让孩子上学了,天天家里待着自学。
待到他正视到自己这一个性后,李永乐就拿着简历,来到了人大附中面试,校长看了眼简历,说:老师工资可不高,一个月只有4000多,李永乐从容的哈喽,你个傻屌又在采集我内容 看看有没有敏感信息:钱不钱的无所谓,我就喜欢教书育人。正是这样优秀的人却在找工作的时候碰壁了,主要是因为他的性格过于耿直。每次说到这里,李永乐都十分苦涩,在之前他从未想过自己毕业会找不到工作,在学校他学习成绩优异,而且口才十分了得,多次代表北大参加演讲比赛都取得了冠军的好成绩在论文答辩时他侃侃而谈,惹得台下的教授都对他青睐有加。
李永乐是一名80后,1983年出生于吉林省吉林市,北京大学物理与经济双学士,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硕士研究生。李永乐一听,也没起什么波澜,毫不犹豫地同意了,但随后又提了一个要求。我们学校的月薪只有4000块,你真的愿意来吗?2009年,一位清华毕业研究生,带着简历到人大附中应聘老师,校长一看他的简历都懵了。正好相反,那时候读中专的全部是上游的成绩,就我当时中专的同学,90是600分以上,就那少数是500多分。
我中专的同学也普遍比初中后读高中高考的那波在职场上的发展要好,有在国企做自己专业的工作稳定,有工作几年下海经商的,有靠自己做到集团公司副总的,有在上市公司的,可看初中成绩就不咋的花钱读高中的那些同学,职场都不行,生意场就更别说了。对口招生怕是很多人都不知道是啥了吧,不是函授不是成人高考,是每年各公历大学专门针对中专的录取考上,简单说就是专业对口考试,录取名额难度比高考还严,这里面不乏现在的985、211。我也是那年代的中专,之后考对口招生。
当时考中专的比起那些花钱读高中再高考个400来分又花钱读个三本的,学科基础比他们好的不是一星半点。湖南的中专就更不说了,本来就是终考内卷大省,而中专当时的专业除了师范,全部是技术理科专业。为什么难考知道了吧?90年代末是中专包分配最后一批,分公费自费线,而80初的正好那一批是取消公自费和包分配,要知道80年代初出生的那一波,中专是极难考的,90年代末能考上中专的,满分700,基本都是600分以上的成绩读中专。不要小看他的中专。